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新时代新征程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大会现场,《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首首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经典歌曲连唱,让人们重温抗战历史、感悟抗战精神。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郑重宣示:“历史告诫我们,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大意义。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来的,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和弘扬好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起亿万中华儿女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集体记忆。它不仅由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构成,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历史价值和民族精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段悲壮历史,也是唤醒民族意识、凝聚民族意志、升华民族精神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壮阔进程中孕育的伟大抗战精神,成为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彻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坚定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意志,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新征程。同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捍卫人类正义、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大,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狼牙山五壮士”、“平型关大战突击连”、“杨靖宇支队”、“刘老庄连”、“白刃格斗英雄连”……我国首次在阅兵中以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战旗方队受阅。80面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功勋荣誉战旗,镌刻着忠诚与信仰,矗立起精神丰碑。图为战旗方队接受检阅。 新华社记者 王建华/摄
抗战胜利来之不易。在这场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生死决战中,积贫积弱的中国何以能够战胜当时世界上“五六个著名帝国主义国家中的一个”的日本?原因固然有很多,但精神的力量无疑是重要因素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精神根源于物质世界,又对物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变物质。近代以后,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所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逐渐觉醒、民族精神不断升华的历史进程。这种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毛泽东同志曾评价说:“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残暴与横逆,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拯救民族危亡的最前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勇敢地投身于神圣的民族解放事业之中,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谱写出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铸就的,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伟大抗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今天,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展开壮美画卷并呈现出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中华民族正以势不可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同时,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马平川。“十四五”即将收官,“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将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新征程上,面对各种艰难险阻和激流险滩,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增强必胜信心,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更多内容,详见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会长曲青山文章《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矢志推进民族复兴伟业》
(来源:求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