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思想建设 > 学习资料
【民建先贤】(14)“猪鬃大王”古耕虞:向邓小平建议给“资本家”摘帽子
2025-09-11
来源:中国民主建国会
作者:

image.png

古耕虞(1905-2000),四川巴县(今重庆市)人。著名实业家,“猪鬃大王”。1949年参加民建,历任民建第二届中央委员,第三届中央常委。 曾任四川畜产公司经理、总经理,上海四川畜产公司总经理,香港四川畜产公司执行董事。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畜产 公司经理;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第四届执委会副主委 , 第六届执委会名誉副主席。

1905年,古耕虞出生于重庆的一个山货世家。父亲古槐青早年考过秀才,后弃学经商,长驻上海。1925年,古槐青在重庆城区机房街开设“古青记”父子公司,简称“古青记”,主要经营猪鬃和羊皮。

猪鬃,指的是猪颈部和背脊部生长的5厘米以上的刚毛,刚韧富有弹性,不轻易变形,能够抵抗潮湿而不腐败,不受冷热影响,猪鬃的天然结构和材料性质,软硬适中,油性大,非常适合制作工业和军需用刷。二战时美国高空超音速侦察机“黑鸟”。机身所涂的特制涂料,就必须用猪鬃做的刷子去涂。在二战时期的战场上,用猪鬃做的刷子极为重要。

1928年,古槐青去世,23岁的古耕虞继承“古青记”,从此独当一面,成为名副其实的老板。抗战期间,古耕虞作出牺牲,接受国民政府的统购统销,为国家挣了3000多万元外汇,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支援。周恩来称赞古耕虞:“为抗战立了功,是一个出色的爱国者。”

1948到1950年,各解放区输出的猪鬃都由“川畜”代销,香港取代了上海、天津的地位,成为中国猪鬃唯一的集散地。小小猪鬃使古耕虞登上“王座”。他被誉为世界“猪鬃大王”。

1979年1月16日,古耕虞接到一个通知,邓小平第二天要邀请包括他在内的民建、工商联老实业家谈话。他很兴奋,不由想起那年周恩来找他谈话的情景。他想,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他要把给“资本家”摘掉帽子等问题的想法向党倾诉。晚上,他请九儿子和儿媳帮忙,写好了两份书面建议,要面交邓小平。

次日上午,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接见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周叔弢和古耕虞五位工商界巨子,鼓励他们在新时期的建设中积极发挥作用。

邓小平开门见山问五老:“中国要开放,要吸引外资,想听听你们的开诚布公的看法和意见。”五老对邓小平坦诚相见,争相发言。

古耕虞说:“现在怕同资产阶级分子打交道,越在下面问题越厉害。资本家的帽子就如同头上顶着磨盘走路,想走也走不快,应以对四个现代化有什么贡献作为标准,予以分批摘帽子。”

古耕虞对邓小平提出:“我要求党和国家领导人考虑为大陆的资本家摘掉帽子。这不仅仅对他们、对他们的子女和亲属是莫大的鼓舞,而且对全世界、全人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的这个要求,绝不是只为我个人提的。过去我在口头上或书面上向领导申述过多次了。现在条件已经成熟,该是到了摘帽子的时候了。”

谈话一直进行到了12点钟,邓小平抬腕看看手表,风趣地说:“肚子饿了,该吃饭了,今天我们聚聚,我请大家吃火锅!”

古耕虞坐在邓小平身边,他把昨晚熬夜准备好的两份书面建议郑重地交给了邓小平。

这就是著名的“五老火锅宴”,由此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古耕虞后来回忆起这顿意义不同寻常的火锅宴是“一只火锅,一台大戏”。

同年6月15日,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宣布:“我国的资本家阶级原来占有的生产资料早已转到国家手中”“他们中有劳动能力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来源:中国民主建国会)

上一篇:

【会史撷萃】(103)纪念民...

下一篇:

【主题教育|学思践悟】传...

申请入会

会章会史

武汉民讯

慈善关爱基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