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思想建设 > 学习资料
【主题教育|学思践悟】学习精神坚定信心勇担当 鼓足干劲再创辉煌作贡献——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2025-10-31
来源:武汉民建
作者:吴立群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明确了“十五五”时期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战略部署,是新时代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作为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领域的工作者,同时肩负民建会员和政协委员双重职责,我将学习精神坚定信心勇担当,鼓足干劲再创辉煌作贡献。一是要带头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建议》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二是要立足本职抓落实,推动《建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细化为武汉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工作的具体举措,项目化、清单化推进,确保见到实效;三是发挥双重身份优势,围绕《建议》落实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要素市场化配置、城市更新机制、房地产新模式构建等,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履职。

一、聚焦自然资源高效配置与空间格局优化,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一是要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与管控。严格落实《建议》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部署,在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基础上,加快完善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确保“三区三线”落地生根。要细化实施差别化、精细化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空间;二是要大力推进存量资源盘活利用。重点完善并购、破产、置换、续期等政策工具包,有效盘活各类低效闲置资产。结合城市更新行动,推动“留改拆”并举,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城市发展腾挪空间、注入活力;三是要统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新城区、开发区协同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村镇空间布局,统筹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同时,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坚持山水林田湖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完成废弃矿山修复任务,加强长江、汉江沿线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与城市功能品质提升

一是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严格落实《建议》精神,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优化供给结构;二是要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将城市更新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聚焦危旧房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基础设施补短板、历史风貌区保护利用等重点领域,探索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城市居住品质、安全韧性和智慧化水平;三是要提升城市综合承载与运行效率。围绕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优化城市规模结构,促进集约紧凑布局。完善“轨道上的武汉”交通网络,加强城市内外部交通衔接。推进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加强洪涝治理,建设韧性城市。通过精细化的规划、建设、管理,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人居环境。

三、服务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要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坚决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打下坚实基础。统筹优化农业用地布局,支持现代设施农业、林下经济发展;二是要保障合理乡村发展用地,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要结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节约集约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支持乡村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三是要助力县域城镇化与和美乡村建设。按照《建议》“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要求,支持武汉各新城区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在乡村建设中注重保护风貌特色,延续乡村文脉,因地制宜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创造优质乡村生活空间。

新征程承载新使命,新蓝图呼唤新作为。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共武汉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实干担当,为武汉“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民建武汉市委会副主委、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专职副总督察)

上一篇:

【主题教育|学思践悟】中...

下一篇:

【主题教育|学思践悟】中...

申请入会

会章会史

武汉民讯

慈善关爱基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