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文汇报》报道,2007年5月23日,时任武汉市长李宪生访问香港,坦承:与和黄公司的会谈是该次来港“最为沉重的一件事”。这件事就是花楼街拆迁进程缓慢,两年来陷入僵局,致使李嘉诚的和黄集团公司项目受此拖累迟迟无法动工。
武汉市江汉区花楼街南片五千余户大面积拆迁引发群众集体上访,挂横幅、贴标语、堵马路等;原佳丽广场拆迁10余年仍有还建安置遗留问题;武汉市荷花池拆迁过程中,开发商派人将民间艺人“泥人张”双手砍成重伤,引发恶性刑事案件等。2006年武汉市江汉区拆迁项目15个,拆迁面积72.59万平方米,动迁户6378户。江汉区当时抽调区属机关200多人专门办理拆迁工作,在武汉关小学集中办公。尽管有关方面尽了很大的努力,但拆迁进展缓慢,与被拆迁户直接冲突,甚至出现流血事件。
拆迁问题在全国都是热门和敏感的,关系到千千万万老百姓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因拆迁引发的社会矛盾是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极其尖锐的社会问题。为此,2006年伊始,我通过民建组织对拆迁管理部门、拆迁中介机构(拆迁评估公司、拆迁代理公司等)、开发商、被拆迁人等拆迁相关主体进行调研,分析现状,提出了修改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大幅提高拆迁补偿标准、建立专项拆迁基金、拆迁与就业安置相结合等7条建议。据此撰写的调研报告《化解城市房屋拆迁矛盾的对策与建议》,被民建中央作为社情民意向全国政协报送。2007年3月,时任民建中央副主席王少阶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就此文作了大会发言,也作为全国政协的提案。中国网作了报道,产生较大影响,引起广泛关注。
该调研报告同时也被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政协转化采用为集体提案,成为全国、省、市、区四级政协的提案。其中江汉区提案有针对性地将题目改为《关于在同类地区定向安置花楼街拆迁居民的建议》,江汉区政府最终按被拆迁户的意愿,争取到武汉市国土规划部门支持,在辖区范围内广益桥、友谊路、自治街3处地方就近修建安置还建房,解决了一部分故土难离的老居民的拆迁要求;另外也通过提供商品房、经济适用房等房源解决不同群体需求,最终基本解决了久拖未拆、矛盾尖锐的拆迁难题。现在遇到这些居民,他们说,过后来看,花楼街居民因为拆迁,改善了住房条件,提高了生活品质,多数人得到实际利益,同时也改善了老城区的面貌。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也将迎来70华诞。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前行。70年来,人民政协积极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壮丽实践,走过了辉煌的历程,建立了历史的功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的舞台更加宽广,责任更加重大。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将秉持“在其位谋其政”的责任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政议政,充分履行委员职责,当好人民政协制度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写好每年的“委员作业”,答好时代给出的考卷,展现新时代政协委员的绚丽风采,书写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
撰写人基本情况:李春生,男,1963年4月生,湖北武汉人,一级律师,北京市京师(武汉)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任职:武汉市十二、十三届政协委员(2012年1月至今);民建武汉市十三、十四届常委、社会与法制委员会主任(2011年9月至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八、九届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14年 3月至今);省律协第七、八届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2011年5月至今);省高级法院、省检察院涉法涉诉“千案化解”律师团成员(2015、2016年)、省人民检察院法律顾问(2018年5月起担任)、省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案件专家委员会成员(2018年12月起担任);武汉市政协法律顾问(2013年7月至今);武汉市新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常务理事( 2018年12月起担任)。曾任江汉区十二、十三届政协委员(2002年-2011年)。
荣誉:2008年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授予“特殊贡献律师”,2014、2007年先后荣立省司法厅二等功、三等功,被授予“诚信鼎”,2010年获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湖北律师风采奖章”、“湖北省未成年人保护先进个人”;2015年民建中央“全国优秀会员”称号、2016民建中央社会服务先进个人等;2010年4月28日,入选省委政法委涉法涉诉联合接访中心法律顾问;2009年发起筹划并担任“湖北火凤计划”即“湖北省未成年女犯融入社会”公益项目负责人,获得中央综治委、团中央等单位“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创新奖”和省慈善总会“微善行动”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