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思想建设 > 学习资料
【会史撷萃】(106)召开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2025-10-09 195
来源:中国民主建国会
作者:

2007年12月16日至20日,民建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有580名,来自360个地方组织,代表112698名会员。

image.png

民建九大开幕会议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看望与会代表,并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及其他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到会祝贺。

李长春宣读了中共中央的贺词。贺词指出,中国民主建国会具有爱国、革命的光荣历史,为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过去的五年,民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为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代表其他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向大会致贺词。

image.png

2007年12月16日,中国民主建国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成思危代表八届中央委员会作了《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民建八大以来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总结了全会通过七大、八大的实践,形成的自身建设的思路:高瞻远瞩、埋头苦干,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发扬传统、发挥特色,与时俱进、奋发有为。总结了新世纪新阶段对参政党建设规律性的认识: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努力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加强各级领导集体和骨干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组织领导能力;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树立 “ 大联络” 工作新理念,努力提高合作共事能力;坚持工作和制度创新,努力提高自身建设能力。初步回答了 “ 建设什么样的参政党、怎样建设参政党” 这一重大课题。报告指出,中共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掀开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篇章。站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顺应形势的发展,准确把握机遇,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肩负起参政党新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职责。

image.png

民建中央原主席成思危(左)与新当选主席陈昌智(右)亲切握手。

大会通过了新的《中国民主建国会章程》。新章程强调要学习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发展为第一要务”,并对会的优良传统作了新的表述。为适应会内监督工作的需要,新章程规定:“中央委员会设立监督委员会,负责维护会的章程、加强会风建设、检查会的决议和会的纪律的执行情况。中央监督委员会设主任一人、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由中央委员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设立监督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的组成由同级委员会决定。” 新章程还完善了会的基层组织的序列,将基层组织序列由支部、总支部改为支部、总支部和基层委员会。

image.png

民建第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领导人员合影。左起:周汉民、宋海、张少琴、王少阶、马培华、陈昌智、张榕明、程贻举、陈政立、辜胜阻、李谠。

12月19日,大会选出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00名。在九届一中全会上,选举陈昌智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张榕明、马培华、程贻举、王少阶、陈政立、张少琴、辜胜阻、宋海、李谠、周汉民为副主席,选举丁伟岳等为常委。

image.png

2007年12月20日,贾庆林接见民建中央原主席和第九届中央委员会主席、副主席。

在随后召开的九届一次主席会议上,根据分工,张榕明任第一副主席,马培华任常务副主席。九届一次中常委会议决定张皎为中央委员会秘书长。

大会审议通过了给老同志的致敬信。致敬信指出,成思危同志担任会的主要领导职务以来的十多年,是本会团结奋进、务实创新、蓬勃发展的辉煌时期,在会的史册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章,本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民建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团结、务实、鼓劲的大会,为会的事业在继承中发展、在开拓中进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12月,民建九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程贻举、王少阶不再担任民建中央副主席、委员职务的决定,补选吴晓青、王永庆为民建中央副主席。

(来源:中国民主建国会)

上一篇:

【主题教育|学思践悟】深...

下一篇:

【主题教育|学思践悟】深...

申请入会

会章会史

武汉民讯

慈善关爱基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