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至13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的2025年度洪山区统一战线骨干成员能力提升培训班。此次培训为期3天,采用“专题讲座+实地观摩+交流研讨”的多元模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知识与思想的盛宴。培训课程内容丰富,涵盖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度剖析、经济形势的精准洞察、社会热点问题的深入探讨等领域,极大地拓宽了视野,深化了认知。在围绕“支点建设当龙头、党外人士勇担当”和“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交流分组讨论环节中,收获颇丰,对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有了更为深刻且清晰的理解,现将心得分享如下。
一、聚焦“强引擎”,凝聚共识促发展
支点建设的核心在于打造强大的发展引擎。民主党派成员应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广交朋友、整合资源、凝聚共识。在促进科技成果本地产业化方面,针对校地协同未形成闭环、转化环节存在能力缺口等问题,我们民主党派成员可深度参与高校周边创新产业聚集区建设,参与构建全链条贯通的成果转化体系,完善交流、对话和服务平台,助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顺利走向生产线,打造具有武汉特色的创新产业集群。尤其是在非公经济领域,要聚焦民营经济营商环境的改善,通过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推动环大学创新带目标的实现,搭台建桥补短板,凝聚共识促发展。
二、扎根“惠民生”,服务民生福祉
支点建设的根基在于惠及民生。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应发挥专业优势深入调研,如民建会员可聚焦实体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以高质量提案助力科学决策;作为基层工作者,要加强个人能力提升,尤其是提升解决复杂问题、遗留问题、处理不确定风险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能在基层面对各种困难时勇于担当、善于应对,用实干诠释担当。作为民营企业家,不仅要在经济领域有所建树,更要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组织成员参与乡村振兴、慈善捐赠、志愿服务等活动,关注民生福祉,帮助结对帮扶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为支点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为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我们要把每年至少提交4篇社情民意、2篇提案,组织1次调研作为履职目标,积极参政议政,实现双岗建功。
三、积极“求创新”,开拓思维破难题
支点建设的突破在于创新。民主党派成员应凭借专业优势和开放思维,为攻坚破冰探路。比如,在长江大保护领域,我们要深刻理解“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通过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根本。我们应将生态修复和碳汇提升结合起来,积极发挥“中碳登”平台作用,通过碳交易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全国第一笔浅水型湖泊碳汇交易的达成。在产业创新上,要在“卡脖子”领域下苦功,武汉的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已形成集群优势,但在核心零部件、高端材料等关键环节仍存在短板。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我们要致力于不断提高国产化率,整合“产学研用”链条,打造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发展,将企业竞争力升级为产业竞争力,进而转化为区域竞争力。
支点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我们将深刻理解并积极践行支点建设“七大战略”、以智慧为笔、以担当为墨,在经济赛道、在民生一线、在创新阵地写下生动答卷。把专业做成产业,把民意刻入骨髓,把民主党派成员的涓滴之力,汇入支点建设的澎湃洪流!为武汉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贡献更多统战力量。
(作者系民建洪山综合三支部主委,武汉欣思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执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