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武汉市政协委员23年, 武汉市政协委员邓超华一直保持着建言献策的激情。“建言不仅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建言的质量。” 1月4日,政协武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参加完开幕式回到驻地,邓超华又在驻地打磨今年的提案。借此机会,楚天都市报记者王荣海采访了民建武汉市会员邓超华。
当政协委员23年 永葆建言献策激情
从武汉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开始,邓超华一直担任市政协委员,20多年来,尽管工作职位有变动,先后担任过青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政协副主席、民建武汉市委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但政协委员的身份一直没有变。多年来,他一直积极参政议政,认真撰写提案,关注民生,多条建议被武汉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采纳。
10多年前,他递交修建工业博物馆的提案不久,首个钢铁博物馆就落户青山,再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全过程。他提出的关于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得到武汉市老龄委的采纳,武汉市政府出资为高龄困难独住老人购买养老护理服务,每天1小时,全年365小时,开辟了一项新的养老方式。给全市最困难的老年人“雪中送炭”。
有时候,邓超华提提案还有些“固执”,他认准的觉得应该重视的一些提案,甚至连续提几年。他印象中最深的是综合治理罗家港的建议,邓超华连续三年提出对罗家港的治理。2013年,该提案得到了重视,罗家港的治理纳入大东湖生态水网的构建工程,同时也纳入“二七长江大桥”南岸的综合配套建设。
“高产”的政协委员 善于观察屡屡提出金点子
多年来,邓超华一直是“高产”的政协委员,每年两会一般会提一二十件提案,有些是他个人单独提的,有些是他和其他委员一道联名提案。近几年,虽然提案的数量没有那么多,但提案的质量更高。
邓超华注意到,城市光污染主要来源于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白天玻璃幕墙对太阳强光反射,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同时容易引起行人视力下降,增加白内障的发病率,并产生头晕等症状。邓超华建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尽可能禁止玻璃幕墙使用,大力推行并鼓励采用轻铝合金材料。这个建议也受到武汉市城建部门的重视。
这么多提案线索哪里获取的,有何诀窍?对此,邓超华笑着告诉记者:“当政协委员没有别的巧,就是多观察,多调研,多到居民中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