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丹
1月11日, 民建界别武汉市人大代表刘成奎、政协委员李春生、赵凯接受了长江日报融媒体记者的采访。在他们的描绘下,一个不仅让市民、游客“走起来”,更是“留得住、嗨起来”的世界级“绿色乐园”展露出清晰轮廓。他们为东湖“绿心”的点睛之笔——东湖绿道三期聚智聚力,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
刘成奎建议,东湖与武大之间“景中村”要改造成“智谷”。“东湖是世界级风景名片,武汉大学是世界级最美大学,这两个世界级美景之间,却夹杂着格格不入的‘景中村’。”刘成奎透露,随着两湖隧道的建设,“景中村”改造将于近期同步启动。
“景中村”的功能定位如何?刘成奎介绍,这一带不宜再用作居民居住,“这个地方面积虽然不大,但临山临水,我建议布局科技研发类的总部、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他提到,“景中村”结合了武昌区的“中科武大智谷”计划,也被涵盖纳入了远期规划。智谷在高校周边布局,也顺应了世界主流趋势,美国硅谷就布局在斯坦福大学附近,日本关东科学园区也在高校周围。“如果‘景中村’改造成一个景观和东湖美景匹配,同时又能建设一个智谷,集中利用中科院、武大的智力密集资源,给高校的学子学习之余提供创新创业平台,未来前景可期。”
李春生建议完善服务细节,提升游览体验。“东湖绿道建设,应在服务等细节上再下些功夫。”李春生告诉记者,闲暇时常与同事、家人到东湖绿道徒步、游船。他发现在节假日高峰,共享单车调配不够及时,有的地方大量单车扎堆,有的地方却一车难求。有时徒步进入东湖绿道,途中走累了想找辆单车骑,却走上几公里也找不到。他说:“无论是本地市民还是外地游客,到东湖绿道除了欣赏山水美景,会更注重游览体验。”
此外,李春生认为,东湖游船虽然是明码标价,但定价略高。他曾与同事一行5人坐一条游船从梨园附近的码头前往磨山,只有10多分钟的游览时间,定价300元,对大部分游客未免有些难以承受,建议降低定价。
赵凯提议多些季节性主题文体活动。他认为,东湖不但景色优美,而且交通便捷,周边知名高校环绕,有年轻群体作为支撑,可以多举办一些年轻人为主体、全民皆可参与的文体活动,将东湖绿道的功能最大化。他说,世界上很多知名城市都有自己的文艺节,可以借东湖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厚的人文积淀举办东湖文艺节,形成品牌。此外,还可根据不同季节在东湖绿道举办多样活动,如东湖之春诗歌节,东湖之夏音乐节,东湖金秋啤酒节等丰富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