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思想建设 > 学习资料
【会史撷萃】(72)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25-07-10 128
来源:中国民主建国会
作者:

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共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确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方针、任务和要求。

image.png

1988年6月15日,中国民主建国会首次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

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  民建决定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学习贯彻中共十三大精神,总结经验,确定今后的工作方针和任务。五大召开前夕,民建中央于1988年6月15日下午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闻中心举行了中外记者招待会。25家首都各大新闻单位、驻京港澳和国外新闻单位出席了招待会。孙起孟、万国权、冯梯云、李崇淮、吴大琨5位代表向记者通报了民建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情况,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参政党的地位、履行参政党职能等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多年来在民主党派还是首次,显示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新气象,引起了国内外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

image.png

1988年6月16日至28日,民建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1988年6月16日至28日,民建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有569名,来自231个地方组织,代表41744名会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阎明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工商联主席荣毅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以及中央统战部、其他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负责同志到会祝贺。

image.png

姚依林到会祝贺并接见出席会议的代表。

阎明复宣读中共中央的贺词。贺词对民建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贺词指出,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建同我们党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的团结合作更加紧密了。民建同志们的出色工作和巨大努力,赢得了人民的称赞,为实现国家的总任务,为巩固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为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民盟中央副主席叶笃义代表其他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主席荣毅仁代表全国工商联分别向大会致贺词。

image.png

1988年6月18日,孙起孟(右二)在民建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分组会上发言。

孙起孟代表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 《加强自身建设,发挥政党职能,为实现本会现阶段的总任务而团结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发展变化,肯定本会在工作上和组织上都取得显著进步。报告总结了民建加强自身建设和开展工作必须遵循的四条基本指导思想:一是提高对民建政党职能的认识,并通过积极工作和有效活动,充分发挥这种职能,是促进本会总任务实现的关键;  二是既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又坚持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是本会开展各项活动的准则;  三是保持和发扬本会同经济界密切联系的历史特点,是发挥本会特殊历史作用,实现现阶段政治任务的动力;  四是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增强会的活力和团结的保证。

大会通过了新的《中国民主建国会章程》。新会章进一步明确规定:“ 中国民主建国会是主要由经济界人士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 民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纲领是:“ 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为行动指南,组织、团结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发挥从事经济工作的特长,参加国事管理,进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孙晓村代表中央咨议委员会向大会提交了书面工作报告。

image.png

民建第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新一届领导人员(部分)合影。前排左起:黄大能、陈遂衡、孙起孟、汤元炳、陈铭珊,后排左起:李崇淮、万国权、冯梯云、白大华。

大会选举采取差额预选中央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再进行等额选举的方法。这是民建历史上首次采用差额选举办法选举中央领导机构组成人员,是民建推进会内民主的一次尝试。大会选举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70名,候补委员30名。在6月27日的五届一中全会上,推选胡厥文为名誉主席。选举孙起孟为中央主席,汤元炳、吴志超、陈邃衡、陈铭珊、万国权、冯梯云、黄大能、李崇淮、白大华为副主席。任命冯克煦为秘书长。

会议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执行局,万国权为执行局主任。会议决定,罗叔章、刘靖基、姜培禄、张敬礼、黄凉尘为中央委员会顾问。同日,中央咨议委员会选举孙晓村为咨议委员会主任,浦洁修、吴觉农、吴羹梅、王艮仲、徐崇林、资耀华、李文杰为副主任。

民建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以中共十三大精神为指导,  明确了民建的基本职能是政党职能,把发挥政党职能作为自己的根本职责,对民建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来源:中国民主建国会)

上一篇:

【主题教育|学思践悟】同...

下一篇:

【会史撷萃】(73)学习贯...

申请入会

会章会史

武汉民讯

慈善关爱基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