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 全国改革的重点由农村逐步转入城市, 城市经济改革由试点发展到全面铺开。民建各级组织和成员围绕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向中共和政府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就《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草案)》,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党外人士征求意见。当时,民建中央、全国工商联正在广州召开 14个沿海城市和特区工作座谈会。会议期间,就我国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改革的思路,民建、工商联如何参与改革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这次会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经参加协商会的孙晓村向胡耀邦等领导人反映后,得到了充分肯定。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私营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民建中央认为, 私营经济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做好对私营经济及其代表人士的工作,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关系极大。民建不仅有责任、而且有条件协助政府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为此,孙起孟、孙晓村、汤元炳、陈铭珊、万国权、冯梯云等在全国政协常委会上作了联合发言,强调要加强对私营经济情况的调查和理论研究,以此作为制定政策、法律的可靠基础。
随后,民建中央组成调查组,与民建浙江省委一道,赴温州市进行典型调查。这一行动,得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这次调查形成了《温州私营经济调查报告》及专题报告十余份,分送中共和政府有关部门。
在1988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上,汤元炳、陈铭珊、冯梯云再次联合发言,赞成在宪法中增加私营经济的内容,并从政策措施及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11条具体建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同志指示有关单位和部门,在制定私营经济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时,要注意听取民建、工商联的意见。
此后,民建、工商联先后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关于私营企业若干税收政策的规定》的修改讨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在此期间,民建中央、全国工商联经过全国规模的调查,还先后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改革茶叶管理、流通体制的建议》《关于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对宏观经济控制和调节作用的建议》《关于加快和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这些建议得到中共中央、 国务院的重视。胡耀邦对民建、工商联关于茶叶问题的建议作了批示。国家经委据此召集商业、经贸、农业、财税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对建议进行了研究,认为民建、工商联对茶叶产供销问题的分析透彻,提出的建议是好的。所提17条建议,除涉及机构设置需通盘考虑外,均被采纳。
各级地方组织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献计献策活动。为反映和交流成员参政议政的成果,民建福建省委于1986年2月创办了建言献策内刊 《咨询与建议》。其中,许多建议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采纳,有的还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上海社科院将这份刊物收入 《全国社会科学内部刊物总揽》。1996年4月,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为 《咨询与建议》创刊十周年题词:“ 议政求真知,监督讲实效”。
(来源:中国民主建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