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昕
2016年1月21日下午,政协武汉市十二届五次会议民革、民盟、民建、农工联组讨论会在阳光大酒店十四楼行政酒廊举行。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学忙,市委宣传部部长李述永,副市长刘英姿等参加会议。民建会员、武汉市政协委员付诚在会上提出《关于建设武汉市特殊儿童防走失关爱系统平台的建议》,引起与会领导、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会后,人民网、武汉宣传等媒体记者对付诚进行了专访。
付诚说,目前世界上已有2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有效预防儿童失踪的机制,并专门建立了针对特殊儿童的特殊关爱体系。在中国,孩子丢失后很多人还是通过贴小广告等方式去寻找。我国有600多个城市,1000多个县城,如果单靠家庭力量走一遍找寻失踪儿童,大约需要44年,而据统计,走失后3小时是寻回孩子的黄金时间,超过3小时,孩子被寻回的概率就极大降低。
付诚接着说,据我国疾病控制中心最新数据表明:目前保守估计我国智力低下、弱智、脑发育不良患者超过1200万,其中18岁以下的特殊人士有700多万,武汉市不低于10万,换言之,这10万个孩子的安全牵涉到武汉市10万个家庭的幸福。
付诚指出,武汉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好人之城享誉全国,在推进经济城市升级的同时,如何更加注重民生升级,让武汉市特殊儿童亦能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打造武汉市特殊儿童防走失系统平台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弱势群体民生关爱工程。
付诚建议,一是用北斗卫星为特殊儿童保驾护航。建设“武汉市特殊儿童北斗关爱系统平台”,免费为武汉主城区几所学校的特殊儿童发放“北斗儿童定位鞋或北斗书包”,利用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集合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实时跟踪、轨迹查询、电子栅栏等技术手段为在校特殊儿童提供“智能定位+家长查询+走失预警”等三重保障;二是示范先行,逐步推开。抓好主城区的集中示范,待武昌区、江岸区的几所特殊教育学校试点成功后,逐步推广到远城区与全市聋哑学校、盲校。力争尽快形成一套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武汉市特殊儿童关爱系统,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开;三是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特殊儿童防走失关爱是一个系统工程,民生性、公益性强。建议政府牵头搭台子,同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广泛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