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思想建设 > 交流园地
关于加强民建基层支部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9-06-11 1238
来源:本站
作者:汪东华

  基层支部是民主党派组织的细胞。民主党派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发挥参政党的作用,基层支部建设直接关系到民主党派整个系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是民主党派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切实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历史使命,真正履行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职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参政党。

  一、基层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支部主委领导作用发挥不足

  一是他们忙于本职工作,缺乏党派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际锻炼,使得他们在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待历练提高;二是本职工作与党派工作在时间、精力上常有冲突,基本靠业余时间去完成,很难集中精力研究党派工作。

  2、支部组织活动质量不高

  主要体现在:支部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层次不高,效果有限,缺乏吸引力;支部组织纪律性差,结构松散,出勤率不高。参与会务活动的深度与广度达不到要求,削弱了参政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3、少数会员党派意识不强

  首先,少数人将加入民建对自己今后有何益处作为动机,一旦加入民建后个人目的没有得到满足,就会渐渐疏远党派,甚至长期不参加组织活动。其次,因社会竞争压力等原因,许多会员忙于业务工作,对政治生活兴趣不大。再次,部分支部的活动不够规范,成员的政治参与意识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党派的形象和凝聚力。

  二、加强基层支部建设的对策

  1、加强支部领导班子建设

  作为基层领导班子,需要一些必要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组织领导能力素质。要选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对党派工作积极热情,有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成员进入支委。要注意培养年轻、有前途的后备干部,为骨干成员铺台阶、搭舞台、压担子,提供锻炼机会,并适时吸收进入基层领导班子。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不断引入竞争机制,逐步提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干部的选拔比例。通过会员推选、本人申请、综合业务能力考评等多种要素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创新各种选拔方式。通过有计划地选派到社会主义学院参加培训班学习和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对基层干部队伍进行比较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教育、多党合作优良传统教育,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2、积极有效地开展支部活动

  民建上级组织要为各基层支部拨出活动专项资金,确定活动主题、场所,便于基层支部开展活动,促进组织生活的制度化、形式的多样化,不断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工作领域,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把力量集中在各自所熟悉和擅长的领域,特别是所联系的那一部分群众的心声和意见,反映他们的各种诉求,从而提高参政议政的实效性。树立民建的社会形象,真正成为利益人群的代表。

  3、完善支部组织制度

  支部的各种制度能够保障基层组织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要完善支部各种制度,如组织生活制度、学习培训制度、调查研究制度、骨干会员培养选拔制度、支部集体学习制度、会内民主制度、会员激励机制、支部考核制度、财务制度等。以围绕为参政议政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主题开展活动,加强组织生活的计划性。制定严格合理的、内容充实的、操作性强的组织生活计划,把各项工作和责任要求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4、加强支部成员党派意识的教育工作

  一方面把好新会员的入口关,要严格组织发展工作程序,积极吸收政治素质好、层次高的经济界和相关领域的人才,不断为基层组织补充新鲜血液,为基层班子队伍建设储备人才,以增强民主党派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建设学习型支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必然要求。民建会员只有顺应历史潮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才能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责。

  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民建会员,肩负着政治任务和社会责任。要关注国家大事,要了解社情民意,在组织活动和个人生活中要自觉地塑造和维护本党派的形象。今后我一定在各方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立足本职医疗事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民建组织增光添彩。

  (作者系民建武汉市硚口区委副主委)    

上一篇:

唤醒休眠的民建会员 助推组...

下一篇:

石榴情缘

申请入会

会章会史

武汉民讯

慈善关爱基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