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我市医联体建设和发展,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健康守门人能力,推进实现群众就近就医,6月27日上午,民建武汉市委常委、民建武汉市科技与健康委员会主任汪东华率课题组赴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就“关于以信息化促进医联体建设,以数字化推动武汉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建议”课题进行实地调研,民建武汉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张亚卿参加调研。
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院长熊念热情接待了调研组一行。通过介绍调研组了解到,武汉市中心城区首家“1+1+12”区域紧密型医联体于2019年6月成立,这个以协和医院为龙头、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的医联体发展样本,旨在通过打造“江汉区医疗核心圈”,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四年来,各方合作逐渐深入、成绩斐然,多项举措落地铺开。医院还借助互联网打通省、区、社区三级诊疗网络,实现了远程教学、远程会诊和远程影像诊断。在上下转诊过程中,患者在不同医院的就诊记录、检查结果和用药情况等,医联体内皆可共享,使医生能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目前,医联体双向转诊已形成上下联动、环环相扣、跟踪服务,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全周期、连续性的服务。
课题组表示,课题旨在响应政策导向,重点研究以信息化促进医联体建设,以数字化推动武汉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探讨医联体运行现状机制对医疗卫生服务优化升级的影响。针对熊念及团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将结合医联体相关政策要求及医院在建设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信息化角度切入,加强素材调研收集,探讨、研究、总结、强化信息化支撑对完善医联体机制,以期产生有益成果,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技术服务“双提升”,使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能密切服务于人民群众,助推我市医联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