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的大面积爆发给湖北居民的身心都带来了重大创伤,特别是一些不幸感染新冠病毒的青年人,好不容易战胜病魔恢复健康,但是疫后生活就业却碰到困难,更是雪上加霜。
湖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是共青团湖北省委直管的公益性基金,一直都围绕我省青年创业就业开展公益服务,民建武昌区会员徐慧强担任基金会秘书长。4月复工以来,徐慧强积极投身疫后帮扶工作,向共青团中央争取“阳光自强支持行动就业帮扶”项目资金600万,面向湖北染疫未就业青年这一重点群体,积极开展定向就业帮扶。
一是从心理疏导入手、借助 “12355”热线缓解青年就业心理压力。
二是推荐就业岗位信息。采取“点”“面”结合形式,以染疫未就业青年和高校应届毕业生为重点群体,举办“千校万岗·就业有位来”线上招聘会11场。其中,在武汉、宜昌、孝感、十堰、咸宁专场中同步开展“阳光自强行动”专场5场,组织“阳光自强支持行动”——湖北进城务工青年(青年农民工)网络招聘会1场,共募集到岗位6.4万个,参与报名10.6万人,投递简历27.2万份。通过“湖北青创”微信公众号,向有就业需求的染疫青年推荐就业岗位1.2万个、发布有价值的就业信息2.7万条。
三是发放 “就业服务包”项目专项资助款项600万元,为有就业需求的染疫青年提供4000元/人的就业包,资助1441人,共发放资助款576.4万元。
四是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积极依托知投学院、学讯网、百度文库等就业辅导资源,鼓励染疫青年在线学习就业课程;围绕简历优化、视频面试技巧、PPT制作等主题,发布清华启迪、北大创业训练营、“创青春”微信公众号等组织的“青年就业大讲堂”“就业指导课”“千校万岗——岗位直播”等12期,组织青年在线观看培训,提升就业技能,为顺利求职奠定基础。
帮扶充分体现了“精准、实在、高效、温馨”,及时缓解了困难疫后青年人的精神压力、经济压力和生活压力,同时也给他们送去温暖,为他们的家庭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寒冬过去,疫情消散,生活会是丰富多彩的,据徐慧强介绍,在后面还有2000万元针对我省青年创业的专项资金正在争取之中,他将继续整合各方资源,将疫后的温暖延续下去,帮助困难青年人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