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洪山区工委与民建吉安市委会开展会务交流活动
姚红荣
10月20日,民建武汉市委会常委、洪山区工委主委姚红荣,与来访的民建吉安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施向宏一行在综合二支部会员之家开展会务交流活动。
会前,施向宏一行看望了吉安籍企业家会员、中乾立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巫世峰,了解中乾立源公司经营发展情况,并参观了设立在中乾立源公司的民建洪山区工委综合二支部会员之家。
座谈交流环节,姚红荣介绍了会员之家建设及特色活动开展情况。施向宏对巫世峰积极履行民建企业家社会责任给予高度赞赏。他表示,巫世峰多年来持续关注家乡吉安教育事业发展,助力家乡人才培养,生动诠释了民建会员的责任担当,为两地民建会员树立了榜样。双方还围绕组织建设、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工作进行了交流,为今后会务工作开展提供了新思路、新借鉴。
此次会务交流活动搭建了两地民建组织沟通协作的桥梁。下一步,双方将以此为契机,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推动民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民建洪山区工委建言“环理工大创新街区建设”
姚红荣
近日,洪山区政协对《关于环理工大创新创业特色街区建设的建议案》办理情况组织开展专题视察,实地走访洪山科技创业中心微改造项目、星光概念验证中心。民建武汉市委会常委、洪山区工委主委姚红荣,洪山区工委副主委赵凯及会员巫世峰参加活动。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作为“一号建议案”的第一提案人,巫世峰对提案办理进展表示满意,认为相关工作推进有力、成效初显。同时,为进一步推动环理工大创新创业街区建设,他结合视察情况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深化校地融合,切实发挥高校学科优势,推动“学城”与“创城”深度融合;二是强化平台赋能,注重高水平平台的引进与协同联动,将街区打造成创新要素汇集的“选择器”与“加速器”;三是优化资金保障,建议设立专项发展基金,以资本“活水”浇灌创新之花,助力街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
民建汉阳区工委在区政协常委会上建言“‘十五五’规划”
赵倩怡
10月21日,政协汉阳区第十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在区机关会议中心召开,聚焦“高质量编制汉阳区‘十五五’规划”开展专题协商。民建汉阳区工委副主委胡娟参会,并代表区工委作题为《关于“十五五”时期培育工业产业名园,以汉阳智造推动重塑“新汉阳造”的建议》的发言。
胡娟在发言中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高效盘活土地资源,促进空间多元利用,通过改造低效园区、新建复合型产业载体、完善园区配套,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二是做优做强特色产业,梯度培育园区企业,围绕“523”现代产业体系,聚焦低空经济、医工交叉、检验检测等细分领域,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三是加速推动数实融合,鼓励开展数字化转型,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搭建智慧园区平台,推动企业智能制造升级。
胡娟的发言紧扣汉阳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实际,聚焦智能制造,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路径建议,受到与会区领导的高度肯定。
下一步,民建汉阳区工委将继续发挥界别优势,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深入调研、积极建言,为汉阳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从茶台到讲台!民建会员华金勇携“茶文化”课程走进大学课堂
华金勇
近日,民建武昌区会员、琪明茶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一级评茶技师华金勇正式受聘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兼职教师,将在2025—2026学年为该校大一学生主讲《茶文化》课程。这是他继执教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后,再次走进高校,推动茶文化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
作为茶叶领域的资深专家,华金勇长期致力于茶文化研究、茶叶评审与技术推广,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茶文化》课程设计中,将围绕茶文化历史、茶叶品类鉴别、茶艺实践及茶道精神等内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传统茶文化,提升其人文素养与实用技能。
华金勇表示,作为一名民建会员,能够以专业所长服务教育一线,既感荣幸,也深知责任在肩。他期望通过课程教学,不仅传授茶艺技能,更传递茶文化中“和敬清寂”的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职业认同。
一直以来,民建组织始终鼓励会员立足本职、服务社会,在公益事业、教育帮扶等领域主动作为。华金勇的此次受聘,正是民建会员积极双岗建功的生动体现,也展现了民建组织在支持职业教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积极作用。
未来,民建武昌区委会将继续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引导更多会员发挥专业优势,在各自领域深耕细作、担当作为,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繁荣兴盛贡献更多民建力量。
民建青山区工委青年会员理论学习小组
赴东湖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展主题研学活动
何 超
10月18日,民建青山区工委青年会员理论学习小组组织全体青年会员前往东湖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人形机器人展厅),开展以“科技赋能发展,青春助力转型”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实地感受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产业发展新态势,为服务青山区高质量发展积蓄青春动能。
活动中,会员们听取了园区数字经济产业布局、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与应用场景的介绍。在人形机器人展厅内,大家近距离观察了不同型号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环境交互、智能作业等功能演示,重点了解了机器人在工业制造、民生服务、城市治理等领域的落地案例——从生产线精密组装到社区养老陪护,从仓储物流自动化到应急救援协同,让青年会员们深刻认识到前沿科技对推动产业升级、优化民生服务、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拓宽了视野。
在互动交流环节,青年会员结合自身工作领域、专业背景展开热烈讨论。此次研学活动打破了传统理论学习的“围墙”,让抽象的“数字经济”概念变得可看、可感、可知,也为今后履职建言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
下一步,民建青山区工委青年会员理论学习小组将继续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结合青山区产业特色与民生需求,开展更多“走出去、学进来”的实践活动,引导青年会员在学思践悟中锤炼过硬作风、提升履职本领,以青春之智、务实之为展现民建青年会员的责任担当与时代风采。